退出长者模式
常州市体育局召开全市体育工作会议
发布日期:2011-01-13
1月9日至10日,常州市体育局召开了全市体育工作会议,全面总结十七届省运会承办工作,研讨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,研究部署2011年全市体育重点工作。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。
  “十一五”期间,常州全市体育事业通过承办十七届省运会实现了飞跃发展,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一是资源基础——硬件硬了。群众体育方面,全市有37个乡镇、20个街道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,市(区)街道(乡镇)社区群体设施全覆盖,体育主题公园由“十五”期末4个增至现在13个,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2.3平方米,比“十五” 期末增加了50%以上。竞技体育方面,五年场馆建设投入近20亿元,新建了和运动员生活服务大楼,常州奥体中心成为全市的标志性建筑,改造了中天体育馆、运动学校体育馆、少体校综合馆、金坛水上项目训练中心,金坛、溧阳、武进均建成了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,新北区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,具备了举办全国性或世界性单项比赛的硬件条件,达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“四个一”要求。体育产业方面,2007年全省率先成立了体育产业发展公司,注册资本由3000万增加到5亿元,经营性资产由不足1亿元增加到14亿元,体彩“十一五”销售达24亿元。二是队伍基础——软件也硬了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培养国际级裁判3名、国家级15名、国家一级200多名、国家二级800多名,100多人次参与国际比赛的执裁工作;目前全市有业余训练教练员100多名、业务训练规模2500人,均为“十五”的两倍。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、体育产业等管理人才人数队伍也有了明显增加,能力水平正日益提高。三提制度基础——有章法了。制定“十二五”体育事业发展规划,为今后五年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性条件;成立了江苏省常州市专业队管理中心、省体科所常州分所;业余训练形成制度模式,以直属训练单位为主、市队辖市区办、市队中小学办、在中小学设立项目训练点和训练基地为辅的办队模式;教体结合,共建体育特色学校100所以上;形成市运动学校、少体校等5家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,创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1家,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家;辖市区全部成立了体育总会,为成群众体育、社会体育领导机构和指导机构;全民健身计划纳入了富民指标体系;市政府7个部门共建体育设施;建有全省地级市第一家体育发展基金会。四是地位基础——进入第一方阵了。2008年奥运会,陆春龙成了常州第一个奥运冠军;2009年全运会,一批运动员夺奖牌拿分,实现了历届省运会常州带入金牌最多的一次;2010年省运会,把省运会办成了历史上最精彩、最圆满、最成功、最难忘、最和谐的一届省运会。
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常州全市体育系统将珍惜十七届省运会带来的巨大的基础,看清楚下一个五年给常州体育带来的挑战和希望,紧紧抓住后省运时代发展机遇,坚持规划引领,人才第一,夯实基地,奋发有为,争取有更大的作为。
市政府副秘书长杭永宝,市体育局及直属单位领导、局机关全体同志,各辖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、书记,各区教育文体局局长、分管局长,共80余人参加会议。(常体办)
 

主办单位:常州市体育局办公室

承办单位: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

地址:常州市行政中心(龙城大道1280号)1号楼A座10楼

电话:0519-85683008   网站地图

技术支持电话:0519-85685023(工作日9:00-17:00)

网站支持IPV6   推荐使用1024*768或以上分辨率,并使用IE9.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

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

  网站标识码:3204000085

苏ICP备05003616号